文山牛标准将于2025年1月9日正式实施
继10月9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文山牛省级地方标准公告,11月20日正式印发文本后,12月25日文山牛标准制定成果又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将于2025年1月9日起正式实施。
12月25日下午,以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勇为组长的专家组到广南县农科局就文山牛标准制定成果进行验收,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资料及发布文本后,专家组认为广南县农科局牵头制定的文山牛系列标准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指导性,对文山牛产业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山牛标准申报历时2年多,共含品种保护与选育、牛场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牛肉生产等5个部分内容。主要经历了计划修订、上报方案,申请立资料收集整理完善试验数据,向国内同行专家征询意见,向省市监局提项请、召开审核会议,邀请同行专家验收项目等6个阶段的工作。
项目以“文山牛国家核心育种场""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和"云南省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结合“文山牛遗传资源保护"””文山牛性能测定”"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文山牛屠宰性能测定"等项目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国家畜牧权威行业现行的生产技术方案和试验方法,以云南良种黄牛资源及地方生产实际,补充完善相关试验测定及研究工作,并系统整理了文山牛牛种资源、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屠宰等方面数据,通过专家咨询,广泛征求应用单位及企业意见,试验研究,制定《文山牛》系列标准。
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赵俊伟:“由地州修订的省级地方标准是相当少的,到了县级部门修订的就是凤毛麟角,这次广南县农科局主持完成的文山牛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是是很值得肯定的一个成果,这将对文山牛产业化发展夯实了技术基础。”
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地服务文山8县(市)100多个乡(镇)养殖场(户)饲养文山牛110万余头,每年可新增经济效益5亿余元。为加快文山牛的选育进程和产业化开发进程,提高牛肉质量和安全性,促进云南肉牛产业向着又快又好方向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对牛肉产品的增长需要,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能够加快转化农业科研成果,推广农业科学技术,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够推动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牛肉产品升级换代。能够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屠宰、加工、包装、运输和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扩大社会就业面,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建勇:“文山牛是全国地方品种中存栏量最大的一个群体,在全国层面文山牛也是比较有名的,特别是在2020年全国首届优质肉牛评比大赛中,文山牛被评为最优、最具特色的牛肉品种。这个标准从文山牛的品种保护一直到牛肉生产等一系列的五个标准,包含了文山牛的整个养殖过程,整个养殖环节,这个标准的发布会对文山牛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特别是现在的标准化的生产,规范文山牛的市场行为,进一步提高文山牛产品质量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记者:胡 俊
编辑:胡 俊
二审:卢永成
三审:刘桂扬
转载:广南县融媒体中心
